《拓犮黎的歷史〔節譯本①〕:伊斯蘭教前時期》
«Tārīkh al-Ṭabarī (The History of al-Ṭabarī) [Abridged Translation ①], The Pre-Islamic Period»
穆罕默德.本.賈里爾.拓犮黎(原著),徐正祥(編譯)
(新北市 [台灣]:徐氏書坊,2018])
精裝,15.5 x 21.5 cm,34 + 658 頁 定價:950元
ISBN 9789869434379
《拓犮黎的歷史〔節譯本①〕:伊斯蘭教教前時期》,希望借此節譯本能提供所有讀者一個更方便的機會,一窺此世界文化重要遺產的實際內容。 本節譯本在譯文方面,除了不考量原文的文構,而代以更合乎中文的表達方式,並做適時的重構;在一些人地名方面亦用較為常人所知曉的格式呈現,且將一些冗長的人名格式去除,其中保留的冗長人名則在顯示該人物的身家背景。在整個節譯版中,筆者將所有敘述重點分成六十個主題,依原文的前後次序羅列,並去除所有註釋。此外,在每一主題前附上一頁手稿插畫,以凸顯該主題的內涵。讀者若欲進一步了解譯文中的相關資訊,可以參考完整的中譯本。 至於《拓犮黎的歷史》第一部份是依猶太教、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這三個一神教傳統,把上帝創造宇宙作為歷史的開端,而人類的歷史則由亞當與夏娃的創造肇始。接著,他以亞當與夏娃的子孫為所有人類的根基,來敘述不同族群的來源等相關傳述。 因此,上述三大一神教的傳統人物,如亞當、諾亞、亞伯拉罕、羅得、約伯、葉忒羅、約瑟、摩西與耶穌等,是以先知身份被描述,而阿拉伯人的先知胡德、誜立訶與穆聖的故事也被加入,使這部份歷史成了所謂的“先知史”。 除此之外,波斯人的先祖賈尤馬爾特與其後代子孫之統御,以色列大衛與所羅門等君王的統治,還有希臘與羅馬的一些君王記事,及阿拉伯人地方的統御者之傳說故事,都成為此部份的主要歷史事蹟之記述。於是這第一部份著述實為伊斯蘭教前的猶太人、波斯人、希臘人、羅馬人與阿拉伯人之歷史陳述。 由於作者認為波斯人的歷史具有一脈相傳的連續性,於是在此第一部份著述中,波斯的傳述與歷史乃占有相當多的份量。對於一些未能知道其確切紀年與日期的事件,拓犮黎會在描述此等事件時,適時地加入波斯君王的事蹟,提出他對某些事件的歷史時期之看法。 此部份的最後則以穆聖的出生預示一個新的時代將來臨,以及一個時代(即波斯王朝)的即將告終。而穆聖是這整個先知歷史的最後承傳者,他將承先啓後,開創一個新時代。
DOWNLOAD:節譯本1目錄序.pdf